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山西省白蛉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
田晓东, 代培芳, 赵俊英, 董海原, 程璟侠
摘要159)      PDF (3474KB)(765)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不同地区白蛉的蛉种、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黑热病流行风险评估及防控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5-9月在山西省11个市的14个县(市、区)不同生境采用诱蛉灯诱捕白蛉。随机挑选不同地区未吸血雌蛉,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蛉种鉴定。应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不同生境、不同月份的白蛉捕获情况进行分析, ArcGIS 10.7软件绘制白蛉调查分布图。 结果 共捕获白蛉19 006只,平均密度为40.87只/(灯·夜)。全年白蛉季节消长规律呈单峰分布,5月上半月首次捕获到白蛉,6月下半月至7月上半月密度达到峰值,之后密度迅速下降。捕获生境包括农户、羊圈、牛棚、鸡圈、猪圈和骡马圈6种环境类型,羊圈密度最高,为121.39只/(灯·夜),农户密度最低,为9.63只/(灯·夜)。形态学鉴定的432只白蛉中,1只为鳞喙司蛉,其余均为中华白蛉;随机挑选110只白蛉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4只为鳞喙司蛉,其余106只为中华白蛉,中华白蛉为绝对优势蛉种。 结论 山西省11个市的14个县(市、区)均有白蛉分布,黑热病的主要媒介中华白蛉是山西省优势蛉种,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牲畜及禽类养殖场所。畜圈等重点场所应加强环境治理及灭蛉工作,降低黑热病传播风险。
2023, 34 (3): 417-421.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3.023
山西省2020年黑热病流行特征分析
代培芳, 田晓东, 赵俊英, 董海原, 程璟侠
摘要257)      PDF (573KB)(626)   
目的 分析2020年山西省黑热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黑热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2020年山西省黑热病报告病例信息,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整理和作图,SPSS 18.0软件对不同地区报告病例数的年龄组间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2020年山西省6市18个县(区)共报告黑热病87例,较2019年增加85.11%,年发病率为0.23/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阳泉(68例)、长治(7例)和临汾(6例)3个市;年发病率>1/10万的有平定县、阳泉市郊区、阳泉市城区、阳泉市矿区、襄垣县和大宁县,6县(区)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46%。除12月外,其他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发病高峰分别为5和7月。报告病例中男性57例,女性30例;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数占报告总病例数的25.29%,≥60岁年龄组占32.18%,40~59岁发病人群占26.44%;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占报告总病例数的43.68%,散居儿童占26.44%,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2.64%。 结论 2020年山西省黑热病流行强度增加,流行范围扩大,疫情形势严峻,社会各方需加强防控意识和防控力度。
2022, 33 (3): 405-408.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17
3种不同器械在山西省不同地区诱捕白蛉效果比较研究
代培芳, 田晓东, 赵俊英, 武滨, 范志国, 李艳, 石义平, 倪树青, 程建书, 马雅军, 杨振洲, 程璟侠
摘要346)      PDF (511KB)(957)   
目的 通过对白蛉密度调查,比较不同器械诱捕白蛉的效果。 方法 2017-2019年每年的6-8月,在山西省阳泉、长治、运城和临汾市共5个县(区)9个乡镇12个村庄13户农户禽畜圈,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蚊太太诱蚊灯、吸血昆虫光谱诱捕装置3种器械诱捕白蛉,比较同一时间、同一生境中不同器械对白蛉的诱捕效果。使用SPSS 17.0软件对诱捕白蛉数量进行非参数2个相关样本的Wilcoxon检验。 结果 共诱捕白蛉10 522只,其中阳泉市5 851只,长治市4 372只,临汾市294只,运城市5只;累计抽检5%的标本显微镜下鉴定,均为中华白蛉;3种不同诱捕器械诱捕白蛉数量范围在0~1 890只;同一场所不同器械诱捕白蛉数量范围在1~1 890只;3种不同器械诱捕白蛉数量经非参数2个相关样本Wilcoxon检验,二氧化碳诱蚊灯与蚊太太诱蚊灯及光谱诱蚊灯诱捕白蛉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4, P=0.039),蚊太太诱蚊灯与光谱诱蚊灯诱捕白蛉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48)。 结论 综合数据统计结果及使用因素,蚊太太诱蚊灯是捕获白蛉的适宜器械。
2020, 31 (2): 212-21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2.019
2011-2017年山西省农户庭院及周围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
代培芳, 赵俊英, 田晓东, 程璟侠
摘要281)      PDF (5514KB)(709)   
目的 了解山西省农户庭院及周围病媒生物孳生地状况,为农村病媒生物性疾病预警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Excel 2010及SPSS 17.0软件对2011-2017年山西省11个市36个调查县每年度5个乡镇20个村100户农户庭院及周围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2011-2017年,全省农户庭院及周围9类病媒生物孳生地中,有水旱厕所的占70.80%,有柴草垛的占32.18%,有垃圾点的占29.36%,有牛马羊圈、鸡鸭鹅圈、猪圈的分别占12.68%、13.57%和8.41%,有污水沟、死水池、废品点的占5.49%、0.75%和0.36%。农户庭院及周围水旱厕所、柴草垛、垃圾点、牛马羊圈、猪圈、污水沟、死水池、废品点年度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012年与2015年家禽圈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92, P=0.005)。各类型病媒生物孳生地在11个市间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5)。 结论山西省农户庭院及周围病媒生物孳生地种类及分布复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防病意识,改善其卫生习惯,减少并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是病媒生物性疾病防控的有效手段。
2019, 30 (3): 306-31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3.017
山西省农户2015-2017年常见病媒生物侵害状况调查
郭贵阁, 代培芳, 赵俊英, 田晓东, 程璟侠
摘要351)      PDF (1827KB)(821)   

目的 了解山西省农户常见病媒生物鼠类、蝇类、蚊虫、蜚蠊侵害状况,为评估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7年每年的8月对山西省36个县各5个乡镇20个村720户农户进行鼠类、蝇类、蚊虫、蜚蠊侵害状况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病媒生物侵害的时空差异。结果 2015-2017年山西省农户鼠类、蝇类、蚊类、蜚蠊侵害率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间,全省农户鼠类平均侵害率为31.75%,以大同市侵害率最高为61.00%,其次为朔州市(56.56%),长治市侵害率最低(14.89%);大同、朔州及吕梁等8个市鼠类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5,P=0.002)。全省农户蝇类平均侵害率为78.31%,以大同市侵害率最高为95.44%,其次为朔州市(91.78%),长治市最低(64.22%),大同及吕梁等6个市蝇类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4,P<0.05)。全省农户蚊类平均侵害率为12.86%,以晋中市侵害率最高为23.44%,其次为太原(20.58%)和朔州市(20.44%),忻州市最低(6.44%),侵害率较高的晋中、太原、朔州市与侵害率较低的忻州、吕梁、长治、晋城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9,P=0.034)。全省农户蜚蠊平均侵害率为2.19%,以太原市侵害率最高为6.83%,其次为大同(2.67%)和忻州市(2.67%),运城市最低(0.08%),太原市与其他10个市蜚蠊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8,P<0.05)。结论 山西省农户鼠类和蝇类侵害较重,蚊虫侵害不容忽视,蜚蠊侵害尚不足为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防病意识,改善其卫生习惯,加强病媒生物防控管理是防范病媒生物性疾病传播的必要措施。

2019, 30 (2): 214-21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2.024
山西省临猗县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调查
代培芳, 赵俊英, 孔祥盛, 刘美德, 张久松, 刘竹萍, 郝晓峰, 张红子, 程璟侠
摘要267)      PDF (650KB)(847)   
目的 了解临猗县4个乡镇蚊虫种类、密度及其自然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状况。 方法 采用诱蚊灯捕蚊,提取蚊虫核酸进行RT?PCR,扩增乙脑病毒NS1区核酸片段,对核酸阳性样本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 捕获蚊虫4属6种4424只,三带喙库蚊构成比为52.0%,淡色库蚊为41.2%,中华按蚊及其他蚊种数量较少。6-8月蚊虫密度逐月增加,三带喙库蚊构成比逐月增高。对2109只三带喙库蚊分77批进行乙脑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0批。对5个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经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和分析,均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 结论 临猗县7、8月蚊虫密度高,三带喙库蚊构成比及其乙脑病毒携带率均较高。三带喙库蚊密度及乙脑病毒携带率可作为乙脑防控的重要预警指标。
2014, 25 (5): 424-426.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5.010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的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赵俊英, 代培芳, 刘美德, 孔祥盛, 张久松, 刘竹萍, 管翠强, 王海娇, 程璟侠
摘要626)      PDF (940KB)(1046)   
目的 探讨山西省运城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0-2009年7-9月运城地区乙脑发病率及同期气象资料,用SPSS 17.0软件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乙脑发病率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 结果 运城地区乙脑病例多在6月开始出现,7月增多,8月达到高峰,9月减少,10月偶有发生。乙脑发病率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气压等相关,与月温差、月日照、相对湿度、月降雨量无关。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乙脑发病率的气压回归方程,ap1(提前1个月的平均气压)有良好的拟合效果。 结论 气象因子对乙脑发病有重要影响,可以利用气压拟合模型预测乙脑发病率变化趋势。
2012, 23 (4): 332-334.
家蝇3龄幼虫抗肿瘤肽促K562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赵瑞君, 樊宏英, 程璟侠, 冀霞, 焦丽萍, 贾琳
摘要711)      PDF (1335KB)(985)   

目的 观察家蝇3龄幼虫抗肿瘤肽对K562细胞核和线粒体膜电位及K562细胞凋亡蛋白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进而探讨家蝇3龄幼虫抗肿瘤肽是否可以影响线粒体膜电位及促进K562细胞凋亡。方法 首先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标记法,将家蝇3龄幼虫峰5、峰8组分作用于K562细胞,用荧光显微镜检测K562细胞核荧光强度的变化;其次采用荧光探针罗丹明123 标记K562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K562细胞中罗丹明123荧光强度,以细胞内荧光强度表示线粒体膜电位大小;最后用caspase-3检测试剂盒和酶标仪测定K562细胞caspase-3的含量。结果 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标记法,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家蝇3龄幼虫峰5、峰8组分作用于K562细胞后部分细胞核的荧光强度增强,说明其可以引起K562细胞发生凋亡;用罗丹明123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家蝇3龄幼虫峰5、峰8组分作用组的K562细胞荧光强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1=21.30,t2=196.23,P<0.05),说明家蝇3龄幼虫抗肿瘤肽可以使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峰5、峰8组分作用组caspase-3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1=146.92,t2=189.56,P<0.05),说明3龄幼虫抗肿瘤肽可以促进K56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家蝇3龄幼虫抗肿瘤肽峰5、峰8组分对K562细胞核具有损伤作用,可以引起K562细胞发生凋亡,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激活caspase-3,扰乱其生理功能,促使其凋亡。

2012, 23 (2): 118-121,127.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膜的质量浓度阈值作用
程璟侠, 樊宏英, 赵瑞君
摘要827)      PDF (1633KB)(1111)   

目的 探讨家蝇3龄幼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膜的作用。方法 通过针刺感染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3龄幼虫大量表达抗菌肽,然后经过研磨、离心、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家蝇3龄幼虫抗菌肽,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和光镜观察法筛选对K562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肽;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峰5、峰8处理K562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生长曲线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膜形态的变化;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膜荧光素的渗漏;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损伤程度。结果 低质量浓度(<50 μg/ml)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细胞整体形态变化不大,细胞荧光素渗漏较少[(18.95±0.05)~(22.49±0.68)],细胞损伤甚微;高质量浓度(≥50 μg/ml)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形态变化逐渐增大,细胞荧光素渗漏较多[(62.77±4.08)~(70.81±0.18)],甚至大分子荧光素Dextran-FITC可以通过。结论 家蝇3龄幼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膜的作用存在质量浓度阈值,低质量浓度时可引起膜通透性增加,高质量浓度时可引起细胞膜严重损伤。家蝇幼虫抗菌肽可能通过直接杀伤作用抑制K562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首先是通过对膜作用,然后可能进一步对膜作用从而使膜上孔洞不断扩大或者进入细胞后经过其他途径抑制K562细胞生长。

2012, 23 (1): 42-47.
蚊虫密度的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代培芳, 赵俊英, 刘美德, 孔祥盛, 翟如芳, 王海娇, 程璟侠
摘要874)      PDF (941KB)(1077)   

目的 探讨山西省运城市某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县蚊虫密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筛选适合因子预测蚊虫密度变化趋势。方法 监测2007-2009年5-10月运城市某县蚊虫密度并收集同期气象资料,气象数据经膨化处理,用SPSS 17.0软件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蚊虫密度的气象因子拟合模型。结果 蚊虫季节消长曲线为单峰型,5月出现,8月达高峰,10月消亡。蚊虫密度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气压等相关,与月日照、相对湿度无关。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蚊虫密度的气压回归方程,ap02(当月及前2个月的平均气压)和ap1(提前1个月的平均气压)有良好的拟合效果,两者相比ap1具有更好的实际操作性。结论 气象因素对蚊虫密度有重要影响,可以利用气压拟合模型预测蚊虫密度变化趋势。

2011, 22 (6): 547-549.
黄粉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与羟基脲对细胞增殖抑制的比较
程璟侠,刘颜岗,索文莉,赵瑞君,樊宏英
摘要1117)      PDF (1158KB)(1391)   

目的 观察黄粉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比较该抗菌肽与羟基脲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黄粉虫抗菌肽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黄粉虫抗菌肽与羟基脲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用MTT比色法分别求出2种药物不同浓度对K562的抑制率,根据浓度和抑制率用SPSS软件求出回归方程和IC50结果 细胞周期G0/G1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下降。其中只有G0/G1期和S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抗菌肽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S期DNA的合成。抗菌肽和羟基脲的IC50分别为29.98和3644.45 μg/ml。结论 抗菌肽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来发挥抗K562细胞的作用。抗菌肽明显优于羟基脲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0, 21 (4): 324-326.
山西省部分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蚊虫调查
代培芳,赵俊英,孔祥盛,程璟侠
摘要1575)      PDF (313KB)(1125)   

目的 调查山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区蚊虫密度与种群构成。方法 使用诱蚊灯在猪圈、湖渠等生境采集蚊虫。结果 永济市伍姓湖蚊虫密度最高为2000.0只/灯,永济市城北蚊虫密度为1352.0只/灯,定襄县、永济市涑水河畔>500只/灯,临猗县(2006年9月、2007年8月)、五台县、太原市、长治市、芮城县圣天湖、阳泉市蚊虫密度>100只/灯;芮城、临猗县(2006年8月)、临猗县涑水河畔<100只/灯(湖渠生境文字标出,猪圈略)。在畜圈采集的蚊虫中,三带喙库蚊在临猗县(2007年8月)所占比例最高达77.7%,其次为芮城、临猗县(2006年9月)、永济市等;淡色库蚊在太原市城郊所占比例最高达100%,其次为五台、定襄县等;其他地区蚊种较少,所占比例较大的有背点伊蚊和刺扰伊蚊。在湖渠采集的蚊虫中,三带喙库蚊以芮城县圣天湖最高为94.4%;淡色库蚊以永济市伍姓湖及涑水河畔最高,达99.0%以上。结论 畜圈及水源丰富的地区蚊虫消杀工作亟待加强,芮城县圣天湖景区应加强防蚊知识宣传和防蚊设施建设。

2010, 21 (1): 51-53.
黄粉虫幼虫抗肿瘤细胞K562抗菌肽的分离纯化
刘颜岗1,程璟侠2,赵瑞君1,樊宏英1
摘要1156)      PDF (1549KB)(1220)   

【摘要】 目的 从黄粉虫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具有抗肿瘤细胞K562的抗菌肽。方法 通过超声诱导黄粉虫幼虫大量表达抗菌肽。然后经过研磨、离心、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黄粉虫幼虫抗菌肽,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和光镜观察法筛选对K562有杀伤作用的抗菌肽。结果 离心上清液上样固相萃取柱,经10%、30%、80%的乙腈水溶液洗脱,只有80%的乙腈水溶液分离组分有活性(P<0.01)。该活性组分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后分离出5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峰物质,这5个峰活性都较强(P<0.01),其中峰9、峰4能初步确定为抗菌肽,其他3种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结论 黄粉虫幼虫体内存在抗肿瘤细胞K562的抗菌肽和抗菌物质,而且不止一种。

2009, 20 (6): 565-568.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弓形虫速殖子DNA的损伤作用
于娟1, 程璟侠2, 赵瑞君1, 饶华祥1, 刘颜岗1
摘要1124)      PDF (483KB)(941)   

【摘要】 目的 从家蝇幼虫血淋巴中分离纯化出有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观察其对弓形虫速殖子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通过损伤加感染的方法诱导家蝇幼虫大量表达抗菌肽,然后经过研磨、离心和层析等过程,分离纯化并筛选出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其对弓形虫速殖子DNA含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DNA含量直方图可以看出,实验组的速殖子数少于对照组,且两组分布参数存在较明显差异。正常的弓形虫速殖子处于M1期的较M2期的少,抗菌肽组则相反,处于M1期的较M2期的多,且M1峰值明显前移。结论 家蝇幼虫血淋巴中存在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其可通过抑制弓形虫DNA的合成杀伤弓形虫。

2009, 20 (1): 21-23.
家蝇蛹抗弓形虫抗菌肽的分离纯化
程璟侠1;于娟2;赵瑞君2; 代培芳 1
摘要1165)      PDF (565KB)(909)   
目的 从家蝇蛹血淋巴中分离纯化具有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方法 通过损伤加感染的方法诱导家蝇蛹大量表达抗菌肽,然后经过研磨、离心和AKTA TM purifier层析等步骤,将家蝇蛹抗菌肽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血细胞计数法和MTT比色法筛选对弓形虫速殖子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肽。结果 经Resource S阳离子柱层析,测定280nm处紫外吸收值,在保留体积为9.4ml处出现1个紫外吸收峰,经检测对弓形虫速殖子有杀伤作用,再将其用于Superdex G75凝胶柱层析后,测定280nm处紫外吸收值,出现6个紫外吸收峰,发现第6个峰具有抗弓形虫作用。结论 家蝇蛹血淋巴中存在抗弓形虫作用的抗菌肽。
昆虫抗菌肽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程璟侠1;张庆华2;乔玫1;赵志玲3;赵瑞君2;侯玉英2
摘要925)      PDF (310KB)(879)   
目的 检测用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昆虫抗菌肽对作用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家蝇幼虫采用针刺感染大肠埃希菌诱导产生抗菌肽,经研磨、层析提取其抗菌肽,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液这两种方法提取的抗菌肽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影响。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的家蝇幼虫抗菌肽对人髓样白血病细胞(K562)均有杀伤作用;而对正常人淋巴细胞,生理盐水处理的抗菌肽比缓冲液伤害作用小。结论 缓冲液可能对细胞造成高渗作用促进细胞死亡;而生理盐水无此作用,对细胞不造成伤害。
居美对德国小蠊实验室灭效观察
赵俊英;程璟侠;孔祥盛;霍素梅;王吉平
摘要750)      PDF (60KB)(598)   
目的 通过居美微胶囊悬浮剂在实验室对德国小蠊的灭效观察,为德国小蠊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 13917.1-92《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和GB/T 17322.1-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评价》方法进行实验室药效测定。结果 居美微胶囊悬浮剂对德国小蠊速杀效果较差,在玻璃、油漆、水泥3种表面KT 50均>10.0 min;但持效较好,72 h死亡率为100%。依据GB/T 17322.1-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居美20%微胶囊悬浮剂对德国小蠊按推荐使用剂量在3种表面的药效,均符合国家A级标准。3种接触面板室内自然存放或存放于50℃烤箱储藏5周后对德国小蠊仍有好的杀灭效果,72 h死亡率均为100%。结论 居美20%微胶囊悬浮剂对德国小蠊具有较好的持效,若能弥补其速效差的不足,在杀灭德国小蠊方面将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蜚蠊染色体核型研究概述
刘竹萍1;赵宝新1;马恩波2;程璟侠1
摘要378)      PDF (111KB)(579)   
太原市家蝇抗性水平及防制策略
刘竹萍1;赵俊英2;王志强1;程璟侠2;刘希静1;孔祥盛2
摘要1357)      PDF (446KB)(625)   
目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灭蝇效果。方法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变化。结果太原市家蝇2003年对溴氰菊酯、敌敌畏抗性属中抗水平,LD 50分别为0.0232、0.1188μg/只;对二氯苯醚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属低抗水平,LD 50分别为0.0069、0.0099μg/只。结论开展综合防制,以科学的方法合理使用杀虫剂,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
山西省家蝇抗药性现状
金晓弟1;李晓玲1;程璟侠2
摘要400)      PDF (65KB)(634)   
三种淡色库蚊抗菊酯品系的生存力比较
程璟侠1;朱礼华2;赵彤言2;董言德2;陆宝麟2
摘要948)      PDF (94KB)(675)   
目的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对3种拟除虫菊酯抗性品系的蚊虫选育,了解抗性发生、发展规律,为蚊、蝇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液法,分别用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胺菊酯对淡色库蚊进行抗性品系的选育,了解抗性发生、发展规律;分析抗性品系的种群生存力等主要生物学特征,比较3个品系的相对适合度。结果胺菊酯不易产生抗性,在连续选育8代后抗性仅达4.66倍;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易产生抗性。对三氟氯氰菊酯抗性经6代的选育后达到41.8倍,对溴氰菊酯抗性经5代的选育后达到50.68倍。结论抗性品系存在相对适合度缺陷。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胺菊酯抗性品系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41、0.47和0.29。
医学昆虫的抗药性现状及其防治
程璟侠1;金晓弟2;李晓玲2
摘要467)      PDF (223KB)(655)   
杀虫剂处理军服布的防蚊效果
董桂蕃; 李承毅; 舒国欣; 潘凤庚; 曹勇平; 程璟侠; 董言德; 胡渠
摘要1194)      PDF (90KB)(689)   
目的:观察不同杀虫剂处理军服布的防蚊效果。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不同杀虫剂(制剂)处理军服样布,覆在小白鼠脱毛的腹部,观察蚊虫停落频率、吸血率和死亡率,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计算减少停落和吸血的效果。结果:不同制剂、不同剂量对蚊虫停落频率影响不明显,减少吸血效果可达96.33%~100%,固体乳剂致蚊虫死亡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乳剂。结论:杀虫剂处理军服的防蚊效果表现在3个方面:减少蚊虫停落、吸血和致蚊虫死亡。
1985至1993年山西省家蝇对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敌敌畏的抗性发展分析
程璟侠
摘要1174)      PDF (776KB)(571)   
本文对1985~1993年所测山西省家蝇对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敌敌畏的抗性结果做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家蝇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分2个阶段,第1阶段(1985~1990年)抗性增长较快,第2阶段(1991~1993年)抗性平稳增长,分析原因是由于药物前期的广泛使用,后期的控制使用、混合用药、轮换用药以及药物本身的性质所致;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产生和发展也形成两个阶段,第1阶段(1985~1990年)抗性产生并缓慢增长,第2阶段(1991~1993年)抗性迅速增长,其原因是该药使用历史短及其本身的性质和近几年复配制剂广泛使用造成的,敌敌畏的抗性无明显的阶段性,呈缓慢上升状,但低于全国1992年LD 50平均值。
甲氧DDT对山西不同品系家蝇的毒力研究
程璟侠1; 卫九菊2; 苏年英1
摘要1033)      PDF (454KB)(537)   
笔者应用甲氧DDT对山西省3个品系家蝇的毒力进行测定,对正常品系的LD 50为1.1718μg/♀,对太原品系的LD 50为3.8165μ/♀,对临汾品系的LD 50为3.1334μg/♀,表明该药剂比禁用的DDT(对正常品系家蝇的LD 50为0.95485μg/♀)毒力强,且未产生抗药性,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